佛教的所有教导,应为慈悲和智慧。
慈:平等地给予众生一切安乐。
悲:拔除痛苦。
罗素与其不谋而合。
The good life is one inspired by love and guided by knowledge.
六境:色声香味触法,是被认识的客体。
法指的是思想,好坏分别。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是主体认识世界的媒介。
六识:眼耳鼻舌身意。是认识的主体。
意指意识,belief,评判。
人类(六识)通过六根认识六境。人类无法完全认识六境,无法完全了解世界。
康德:先天认识范畴。有限理性。
不要执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不要执着于我,我的;不要执着于我和你,和他人的分别;不要执着于自己与世间万物的分别;不要执着于长生不老。
我们都是一个整体。
一切法空,无常。
妄想心:想着过去,或者未来,或者对他人行动的解读。
分别心:他有我没有,我就不开心;这是好的,还是坏的?
执着心:我一定要得到什么东西,我一定要丢掉什么东西(痛苦,烦恼)
See things as is。 Vipassana
贪嗔痴:贪,执着得到,如让自己幸福的东西;嗔,执着丢掉,如让自己讨厌的东西;痴,没有认清真相。
放下三心,放下贪嗔痴。
不住相布施:布施时,放下我,放下人,不求回报,发善心。
佛法也是空,不可说,一说就错。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一切皆泡影,放下执着。
放下执着,不是说什么也不做。而是认清了人生的无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尽力做好自己能控制的,放下自己控制不了的。
自己控制不了结果,只能专注于过程。
罗曼罗兰: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老子:虚以为用
重点不是“虚”,而是“用”。虚是拿来用的。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也许放弃,才能靠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