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July 2018


【转载】高博对中美贸易战的解释

以下为网传的核心纪要(虽遭到了高博本人的否认),发给大家供参考: 今年以来,从中央政府和中国宏观经济的角度讲,我们在两个方面遇到比较大的问题,一个是中美关系,这种局面是1972年中美交往以来所没有过的,另一个是去杠杆,幸运的是在过去2到3个星期里,政策层面出现了强有力的调整,暂时稳定了市场,但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40周年,回顾过去40年,中国在经济发展和技术上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但很少有人仔细去想,在1978年底,小平同志刚刚主持工作时在想什么,做了哪些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这些决策奠定了我们40年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小平在复出以后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决定打越南,影响了中国之后几十年的历史。中国在1979年之前曾经花很多力量实施抗美援越斗争,在一段时间里中越也是同家兄弟的关系。小平同志曾经讲过,中国的对外开放就是对美开放,不是对苏,不是对欧,不是对拉丁美洲。问题在于,对美开放的前提是让美国接纳你,中国对美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抗美援朝、援越,为什么美国愿意接纳中国? 小平同志打越南就是送给美国的投名状,使得美国愿意拥抱和接受中国。小平同志1979年访美和卡特总统会谈后,小平同志和卡特总统说我们决定打越南,随后美国提供了一张清单,这张清单列举了提供给中国打越南的军事装备,美对中的这个军事援助的等级超过了对盟友的等级,美国迅速把中国提升为友好的非盟国关系,在很多方面享有比盟国更高的待遇,为什么美国愿意这么做呢,两个原因,一是美国在越南吃了大亏,有心结,二是美国和苏联在意识形态是水火不容,越南是苏联的小兄弟。中国打击越南,表明中国与苏联的决裂,表明中国向美国的转向。这一大局奠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基础,因此,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并不是简单思考后决定的,是它全面了考察了全球局势,并且冒了一定的风险。苏联没有对中国动兵是因为,苏联在中苏边境兵力比较空虚,其次是苏联摸不透中美关系,投鼠忌器,不敢采取行动。从中国角度看,这是小平同志赌了国运,冒了很大的风险; 中美恢复交往是在毛主席时代做出的抉择,但中美并没有走进蜜月期,在小平同志的手里,迅速把中美关系推升到非常高的水平。如果我们回顾这40年中美交往的基础,我们能看到两个非常重要的转折,都和小平同志密切相关,第一个转折是中美建交,中国与西方世界都恢复交往,包括派遣留学生,购买先进的技术。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取得冷战的彻底胜利,中国作为美国对付苏联的棋子,战略重要性迅速下降,中美关系又面临全新的选择。面对苏联解体,小平同志给中央做了重要的16字指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韬光养晦、决不当头。这种策略使得中国在很长的时间内没有沦为美国下一个竞争对手,如果把16字放在当今格局下来看也是特别有意义的。另一个转折是,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掀开了改革开放的篇章,这轮改革开放对促进中美关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翻开美国的国家历史来看,美国具有根深蒂固的传教士情节,美国是由白人精英建立起来的国家。美国希望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如果一个国家愿意接纳,至少愿意接近美国的意识形态,美国就愿意把你当朋友,和你正常的交往,帮助你。然后我们再去理解小平同志的南巡,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放手发展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给经济主体更大的选择自由。这一点,在美国的战略家,在美国的白人精英看来,是在向美国的意识形态靠拢。这使得中美关系进入了新的蜜月时期,这一重大抉择也是小平同志做出的。 2001年美国决定中国加入WTO时,克林顿总统说,随着中国向市场经济靠拢,中国人民不但有权利拥有梦想,而且有机会和渠道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一变化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繁荣,随着繁荣的实现,他们在政治上也必将要求有更大的发言权,这是美国政府坚定不移推进的目标。克林顿这一看法,代表了当时美国白人精英对中国的看法。中美关系处在前所未见非常和谐的时期。中国在加入WTO后与美国贸易如此密切,但并未发生重大的贸易摩擦,主要是美国精英对中国抱有期望,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很多是美国企业在中国生产的,美国的战略家站出来说要给中国一点时间。 但是现在,美国主流精英的共识是,当年克林顿的许诺忽悠的太大了。特别是过去几年,随着国有体制在经济中的支配力量大踏步上升,在他们看来,当年克林顿总统的许诺并没有兑现,反而给美国制造了一个可怕的敌人,这个可怕的敌人在政治制度的选择上向着美国期望方向的反方向大步前进,如果现在再不采取措施,美国以后也许会丧失机会和能力去扼制中国。 这个时候美国商人在做什么呢?他们都云集在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要求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他们提出国进民退是不公平的竞争地位,他们在中国市场不能享受公平对待,甚至他们的全资企业被强制要求建立党支部,他们没有能力和中国政府对抗。打贸易战美国的利益也会受到伤害,美国大豆协会的负责人说可以理解美国总统的选择,可以为国家利益做出牺牲,谁说美国人民都是商人,谁说他们没有情怀,谁说他们没有担当呢。 中美关系维持过去40年正常交往的政治基础已经荡然无存。中美关系将进入长期非常动荡,充满对抗的不确定时期,中央需要对此做好充分的准备。回过头来看,中央其实没有做好准备,直到现在,也许我们的准备仍然没有做好。稳定中美关系就是稳定改革开放的大局,中美关系一旦稳定不下来,国内什么事都不用干了。 美国参众两院全票通过了台湾旅游法,鼓励美国政府和台湾有高级别的官方与官方的来往,据说美国的环太平洋军演已经在严肃考虑邀请台湾军队参与。现在美国把台湾拿出来捅你,而你还拿不出办法。上个星期的时候,川普和普京进行了秘密会谈,会谈结束后很快就传出风声,美国很可能联俄制中,俄罗斯的精英在反思苏联为什么解体时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共识,苏联之所以解体,是因为中国的背叛,中国在苏联背后插了一刀,这条共识是正确的。俄罗斯的经济总量只有1万亿美金,不如一个广东省。 中美关系是全局,会影响未来30-50年,美国从1945-1991,差不多花了50年的时间搞垮了苏联,打赢了冷战的胜利,美国也要有决心,拿出50年的时间,在中国还没有能力彻底挑战美国的时候,把中国摁住,现在不摁住以后可能没有机会了,20年以后中国的经济总量可能是美国的1.5倍,到2028年中美的经济总量大约接近30亿美金,按照中国制造2025规划,我们很多技术都会和美国很接近。所以美国要摁住中国一点要趁现在。 中国的领导人战略家需要在此体现出40年以前小平同志的胆识和手腕,中国能否做出正确的选择,需要拭目以待。回顾鸦片战争至今,一次又一次的历史转折关头,中国总是做出错误的选择(1949年和苏联搞一起、洋务运动等),除了在小平同志的主导下我们对了2次。对30岁以下的年轻人来讲,如果这次错了,大家就只能回去洗洗睡吧。 紧接着我讲讲去杠杆,至今市场的争议很多。中国在漫长的历史中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直到1842年与西方世界全面接触,并试图融入西方世界的现代化,这条路走得非常艰难,为什么呢?我认为有一条,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关,和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有关系,与西方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是格格不入的。 西方人看待世界有两个基本工具,一个是对世界客观的观察和测量,一个是在此基础上的严密的逻辑推演去理解世界。中国人如何理解世界呢,包括很多受过教育的精英在内,中国人认识世界是两根支柱,一个是阴谋论,没法平心静气很客观去看待这个世界,另一个是用类比来理解世界,用打比方来理解,比如去杠杆,我们的市场官员媒体理解它就是收水和放水,用类比理解世界很大问题在于类比是极其不精确的,忽略了大量复杂的细节,很多时候面目全非,牛头不对马嘴。 中国人讲太平洋足够可以容纳两个超级大国,美国人无法理解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太平洋是中国的内湖吗,没有精确的含义,中国也不再进行更多的阐述,我们领导很多话一翻译成英语,美国人不知道我们在讲什么,我们的思维就是两条平行线。 讲到去杠杆,我们也用一个类比来讲。我们知道中世纪欧洲也会做手术,但首先没有麻醉技术,其次没有输血技术,再者没有体力补充,最后没有消毒技术,所以中世纪欧洲做手术死亡率很高。去杠杆就是给中国经济这个病人做手术,上半年我们的医生并不是很专业,甚至是边学边做手术,而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病人是很可能直接死在手术台上的。因此我认为6-7月份这个政策转向是正确的,给病人补充点血液、体力,后面我们还是要做手术,只能拭目以待。


【转载】贫富差距大的危害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296848/answer/125934275 贫富差距最大的危害在于——撕裂整个社会的价值观。 就拿我国来说吧,中国是大国里贫富差距数一数二高的国家。 前两天看了个答案,讨论星巴克一杯咖啡30块贵不贵,我国看病贵不贵 为什么星巴克低成本高售价被人认可,但医疗服务和药品高成本高售价却不被大家认可? – nagisa灰灰的回答 看了下面的评论,能感受到我国贫富差距之大令人发指,而且已经撕裂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 一部分人认为看病根本不贵,因为这个价钱是医生劳动应得的,而另一部分人认为医疗贵的要死,普通人根本负担不起。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199X年,肯德基刚进入我国的时候,还是高端店铺,吃得起肯德基的还是少数人,那个时候,社会的价值观大致还是相同的——努力、勤劳致富。真有钱的还是少数人,相对贫穷的也是少数人。所以1990年代似乎还没有那么尖锐的矛盾。 而现今呢?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肯德基已经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快餐,对于这里的生活的人来说,吃一顿肯德基就跟20年前买个包子一样平常。而中西部某些城市,肯德基的价格还是让人望而却步。 说明在中国,因为贫富差距,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已经被撕裂了,一部分人拥有中产的价值观,尊重劳动、尊重创意、尊重知识,而另一部分人拥有原始的价值观,不会尊重什么劳动、人的价值、创意,只想让自己过的好一点而已。 所以我认为在知乎,一提到医院、医生的收入,立刻就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部分人认为医生辛苦学习辛苦劳动,还比不上国外医生收入的零头。同情医生。 另一部分人认为,医疗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却还以很多人承受不了的价值出现在市场中,凭什么你们要赚钱让我们活不下去? 一提到音乐收费,一部分人认为凭什么听音乐要收钱,辛辛苦苦上一天班没多少收入,还要剥夺我们享受的权利?另一部分人认为音乐创作人辛辛苦苦做出作品,理应获得回报。 其实这类问题中两派并无对错,因为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已经被撕裂成两种完全对立的价值观——双方都认为自己的思想是正确的,并且丝毫不能认同对方的思想。 原本从把九十年代大家都是原始的价值观,不尊重劳动、不尊重知识,只尊重物质,理应发展到如今,全民进入小康,大家都开始尊重劳动的价值、尊重知识的价值。 然而,很大一部分人却被抛下了,观念没有随着时代进步而进步,反而落后于时代。 我认为贫富差距过大负不可推卸的责任。 又比如美国,往年大选,双方候选人基本方针相同,只是细则不同。 为何16年的大选,两派候选人出现如此尖锐的矛盾,我认为也是由于08年之后,美国贫富差距迅速拉大的后果,导致美国的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被撕裂。 在巴西,穷人疯狂报复着富人,犯罪率居高不下,而富人躲避穷人,社会极其不稳定。 而中国、美国、巴西。是世界上主要大国中贫富差距最大的三个国家。 在中产占据多数的国家里,主流价值观是相同的,因此社会安定和谐,例如日本,虽然大家过的都挺辛苦的,但是大家的想法还是差不多的,所以大家都很文明,犯罪率低,社会和谐安定。 而在中国、美国,社会的价值观被撕裂成两个对立的部分,不可调和,社会矛盾尖锐。 知乎很多关于“尊重劳动的价值”、“尊重努力的价值”的答案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我认为原因皆在于此。 价值观被撕裂,穷人认为,自己贫穷都是社会的责任,对社会充满仇视、对富人甚至中产充满恶意,而自身的贫穷是其他人强加给自己的,只有消灭了“让”自己贫穷的人,或者让中产和富人来帮助自己,才能摆脱贫穷。如此大的差距,资本的利得远超劳动,努力也是没用的,因此他们不再努力。 医院赚了那么多钱,为什么给我们看病还要收那么多钱? 明星已经赚了那么多钱,为什么听你们的歌还要付钱? 我们辛辛苦苦工作,肯德基都不敢去吃,而你们整天吃个点心都要去星巴克,为什么? 政府收了那么多税,为什么不能发给我们一些? 而富人和中产认为,我们是努力至今才获得了今天的成就和财富,社会给了我们足够的机会,只是你们自己不努力。 医生也是辛辛苦苦读书学习,用自己的劳动赚钱,为什么不行? 明星也是靠自己的本事和劳动赚钱,为什么要免费? 现代社会下,企业也是要赚钱的,企业也有成本,企业只要有市场就可以这么贵,为什么不行? 政府收税是为了发展经济,不是为了养这些懒人。 而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被撕裂,社会矛盾尖锐造成的社会不稳定,是严重而危险的,具体不多讲,容易被和谐。 子云:不患寡而患不均。 管仲云: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 老祖宗的道理一点没错。 而调节贫富差距的最重要方式是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和财产性税收,我国是主要国家里社会保障最差的国家、财产性税收最低的国家之一。因此,我国建设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机制至关重要,这是我国政府的责任。 这就是我认为贫富差距最大的危害。


朝闻道,夕死可矣 –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花了一年半的样子,读了两遍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做了经济学笔记的思维导图https://wp.me/p6yYPI-J2 可以说颠覆了我的思维方式。   一、描述世界运行的规律很难 与物理学、数学不同,经济学还没有一个模型能令人信服地解释人们的经济活动。人们捕捉到了引力波,预测超新星爆炸,却无法预言经济危机,甚至是第二天股市的涨跌。 学得越多,说话越谨慎,因为一说就错。 但是一些基本知识和观念的转变还是值得一提的。比如,做事要考虑时间成本,机会成本,风险。懂得从宏观上看经济发展的趋势,会去从官方网站查CPI,GDP,失业率,而不是从新闻报道中。保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二、价值观的争论,没有对错 回答“世界应该是怎么样的”这个问题,不仅牵扯到了对客观世界的建模,也涉及了价值观。不同的人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我的内心还是偏自由主义,提倡个人自由,个人权利。 曾差点与一位民主党人士擦枪走火。教训是,永远不要跟政治信仰不明的人谈论政治。能否与跟自己政治信仰相反的人客观理智谈论呢?我想取决于你想要的谈话目标是什么。你可以去了解对方的立场以及其背后的支撑的理由,但不要尝试去说服别人。费力,不讨好。   三、换位思考 没有人能真正告诉你如何赚钱。换位思考,如果我都知道如何赚钱了,干嘛要告诉你,让你成为我的竞争对手?所以投资的真理,只能自己去发掘。像格雷厄姆这样的无私的人,凤毛麟角。   四、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 越来越觉得段学长的这句话很正确。但什么评判对错的标准,他并没有回答。他说虽然答案很简单,但仍要自己去发掘,自己去悟。我觉得这已经接近天道的成分了。天道不可说,只能悟,一说就错。  


想得明白,活得清楚

我并不了解许知远,但因为吐槽大会接触了李诞。两个人都是过得很明白,很有学识的人。 许知远是个人主义,不迎合观众,写作是表达自己。自己过得很纯粹很洒脱,想在这个社会留下痕迹,自嘲说像小狗尿尿一样,很浅薄,像以赛亚柏林说得那样,很浅薄地活着。 李诞是很看得开的人,没有包袱,虽然他说95后的池子比他还洒脱。他随时准备烟消云散,没想过留下痕迹。追求得是想把自己都放出来,所以需要几个亿。李诞研究观众,迎合受众。研究喜剧,研究传播。   十三邀和圆桌派风格迥异。十三邀是痞气,圆桌派是端着。至少十三邀在我所看的李诞这集是痞气很重,嘉宾更随意自由。十三邀更市井、随意,圆桌派是表演、郑重。 最近在思考人生为了什么而活。我没想过一定要在历史上留下痕迹,成为未来中小学生都要在课本里死记硬背的一段。我想了解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读懂人性。 这个规律和人性一定是极其简单的。   上集,晚饭夜宵   下集,书屋部分